吴清近日,有媒体报道称,小米科技创始人兼CEO雷军在一次内部高管会议上直言:“现在是生死存亡的时刻,要找到降本增效的点。”报道显示,小米专门在内部成立集团降本增效专项组,由集团CFO林世伟担任组长,全面推行降本增效工作。小米相关人士在回应《中国经营报》记者采访时表示,降本增效的工作,从去年一季度开始 ,就在财报的电话会议上多次提到过。该人士还表示,“重点在于提高效率,实际上该花的钱还是在花。像研发支出就没有受影响,今年预计是200亿元,第一季度研发支出41亿元,同比增长17.7%。”
就此,速途研究院院长丁道师告诉记者,“总的来说,我觉得这还是一种居安思危的体现,科技企业就应该这样,在年头不好的时候,通过居安思危,从开会转为行动,凝聚整个集团的战斗力,进而克服困难。”
力推“降本增效”
不知道你有没有这样的体验,从超市走出来,看着账单恍惚,感觉没买什么呀,怎么就几百块没了?
今年年初,小米宣布启动了“规模与利润并重”的新经营策略。近日,小米又在内部宣布成立集团降本增效专项组,由林世伟担任组长。据悉,降本增效专项组将向集团经营管理委员会汇报,集团 CEO 特别助理潘九堂、刘伟、张剑慧担任组员,集团财务部副总裁孙谦担任秘书长,执行日常工作。
谈及小米此项举措的背景,艾媒咨询CEO张毅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,过去一年,小米的几个主要业务,包括智能手机、IoT和互联网业务,总体呈现下滑的走势。尤其是智能手机业务下滑明显,IoT业务发展也不尽如人意,创新业务还没有看到有更好的替代品。
小米财报显示,2022年第一季度至今,小米已经连续五个季度营收下滑,连续四个季度净利润下滑。
记者了解到,其实这不只是小米一家企业的问题,这两年手机行业都挺难。Counterpoint最新数据显示,2022年全球智能手机市场出货量下降12%,仅为12亿部,创下2013年以来的最差市场表现。全球智能手机的营收下降9%,仅为4090亿美元,是2017年来的最低水平。
从中国市场来看,市场研究机构IDC发布的手机跟踪报告显示,2022年全年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出货量约2.86亿部,同比下降13.2%。
“小米连续四个季度利润下滑,主要还是在于它的销售没有打开,库存有积压,生产成本就会高企。小米的主业是硬件,手机和IoT产品都需要高投入,成本占比很高,如果销量打不开的话,会造成巨大成本压力,从而导致利润下滑,甚至亏损。”张毅认为,这点对小米而言是压力最大的。一般来讲,一家企业的主业在上市或是顶峰之后就会走向下滑,这是由行业和产品特性决定的,很少有人能改变这种走势。但通常在此之前,它的第二曲线和替代产品要出现和实现有一定的替代。
张毅认为,小米降本增效是必然的,一方面,在外部市场没有整体好转之前,恐怕还得砍掉一些不赚钱的产品、人员,还有缩减一些不必要的开支。此外,在第二增长曲线的布局方面,恐怕还得找一些能够快速变现,同时在投入方面不是特别巨大的产品。
丁道师则认为,接下来小米光靠降本增效不行,根本之道就是要进行核心技术的突破。手机的核心技术就两个,一个是芯片,还有一个是操作系统,小米目前还未能有效突破。而苹果的芯片、系统全搞定了,三星也搞定了,所以最近十几年行业变化这么多,苹果和三星总在第一、第二,因为它们把最核心的都搞定了,而小米为代表的国产手机厂商还在用别人的东西,随时可能被“卡脖子”。
汽车能成为第二增长曲线吗?
据《电商报》最新报道:小米第一款车型报价完毕,目前已开始交付中心的筛选工作。小米汽车一期工厂按照既定计划,在上个月竣工验收。小米集团合伙人卢伟冰表示,小米造车进展一切顺利,已进入研发加速阶段。小米集团有着多年的技术积累,以及完全可以被小米汽车复用的营销网络资源。
不过,雷军认为只要看好汽车产业,任何时间都不晚,并也已设立了宏伟目标:2024年进入自动驾驶行业第一阵营,并且争取15~20年内进入世界前五。
有业内人士认为,从小米在数码领域的成功来看,其拥有庞大的用户基础和强大的品牌影响力,这为小米汽车的发布奠定了良好的基础。数以万计的MIUI用户期待着小米汽车的问世,这将实现手机和车机的互联,为用户带来更便捷的汽车使用体验。
不过,在张毅看来,雷军发力的新能源汽车赛道,目前看未必能成为小米的第二增长曲线。一方面,在投入方面巨大,新能源汽车的投入是智能手机的数倍甚至数十倍;另一方面,整个市场会遇到很强大的竞争挑战,既有众多造车新势力,还有本土的传统品牌和海外强势品牌,多方势力合围的背景下,能否突破还是未知数。“我们判断,未来三到五年时间,新能源汽车恐怕还是混动为主,大量加入纯电市场的品牌企业会受到巨大挑战,而混动又是传统车企的优势。”张毅说。
也有人认为,相比其他造车新势力品牌,小米造车有点晚了。不过,雷军本人却并不这样认为,他曾说,“汽车是百年赛道,只要看好汽车产业,任何时间都不晚。其他造车新势力布局汽车比小米提前6~7年,但小米的优势在于电子技术和用户体验上,2024年发布时间刚刚好。”
“在IoT方面,主要是面向智能家居、家电方向,客观来讲,传统的家电巨头也受到了非常大的挑战,它们都很难去走出这种困局,所以对于小米来说,也存在一些不确定性。”张毅说。
上述人士认为,从目前整个市场情况来看,科技这条线上可能会有亮点的就是人工智能,但人工智能的产品化还是有比较长的路要走。所以按照目前小米的体量应该如何去布局、选品、研发,这都是小米需要思考的。
卢伟冰曾表示,今年4月份小米已正式组建了AI实验室大模型团队全国券商配资公司排名 ,并坚持核心技术要做到自研。“我们对ChatGPT非常的关注,内部管理团队也做了非常多的考虑。我们不会像OpenAI那样去做通用大模型,这是非常明确的结论。但小米会积极地去拥抱它。”卢伟冰表示,小米会从几个方面拥抱大模型,一是与业务深度相结合,与业务做协同。例如跟小爱的结合,例如跟MIUI结合,让产品和服务更加的智能。二是也会用AI技术来提升内部效率,提升整个商业的效率。